序/
木心的畫境,
勝在幽深、微妙、蒼老,
但在代威那里,
紙墨水痕被他未經(jīng)訓練的手,
左突右進,往返涂刷,
反而畫出了木心作品沒有的力度和強度,
效果近乎半抽象,洋溢著青春氣息。
——陳丹青
03
無奇之奇——代威的繪畫
Unparalleled Wonders - Dai Wei's Painting
01
涉園
Sheyuan
藏書樓
傳奇經(jīng)歷:代威,貴州山村少年,2008年因護理木心先生進入“晚晴小筑”,親睹木心創(chuàng)作轉印畫,從此拾筆涂抹。陳丹青稱他為“木心的孩子”,木心曾驚嘆其“落墨大膽,自成局面”。從模仿木心的轉印技法到恣肆的抽象表達,展覽呈現(xiàn)代威“從學徒到覺醒”的蛻變。早期作品保留水墨流動性,后期以直覺打破敘事,畫面充滿原始生命力。此次藝術季,代威帶著他的抽象畫作品來到青果巷,初看"亂涂",細看則藏著木心式的哲思。陳丹青說木心的畫境,勝在幽深、微妙、蒼老,但在代威那里,紙墨水痕被他未經(jīng)訓練的手,左突右進,往返涂刷,反而畫出了木心作品沒有的力度和強度,效果近乎半抽象,洋溢著青春氣息。
代威的抽象畫作在青果巷的藏書樓中展覽,這些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覺語言與傳統(tǒng)的建筑環(huán)境形成鮮明對比。抽象的筆觸和色彩在古老的空間中跳躍,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。初看這些作品,可能會覺得是隨意的涂抹,但細細品味,卻能發(fā)現(xiàn)其中蘊含的深意和哲思,正如木心的作品一樣,表面看似簡單,實則內涵豐富。
這種現(xiàn)代藝術形式與傳統(tǒng)空間的結合,展示了藝術的多樣性和創(chuàng)新性,同時也為觀眾提供了思考和反思的空間。抽象畫作打破了傳統(tǒng)的視覺表達方式,讓觀眾在古老建筑的背景下,重新思考藝術與空間、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之間的關系。
02
無奇之奇
The wonder of wonders
墨融彩韻書心畫,意攬中西繪夢圖 。
白墻黛瓦的老建筑靜默佇立,斑駁的飛檐翹角與現(xiàn)代藝術作品形成奇妙的時空碰撞。當午后的暖陽透過雕花的木窗,細碎的光影在墻面緩緩流淌,與展廳內色彩、線條奇詭的畫作交織纏繞,歷史的厚重感與藝術的新潮氣息在此刻交融,勾勒出一幅跨越時代的視覺詩篇。
03
哲思
Philosophical thinking
心游萬象皆成趣,妙筆丹青入化中。
選址藏書樓,這座承載百年年文脈的建筑,以其深邃的木質結構與挑高空間,成為抽象藝術的出眾載體。展覽利用樓內回廊與花窗的光影變化,將代威的“亂涂”畫作與木心式哲思嵌入古建肌理。通過重新設立的白水泥墻面,在不破壞原有建筑結構的同時呼應畫作中的層次與自由;木質花窗引入自然光,讓抽象線條與歷史磚瓦形成虛實對話。
在青果巷,藝術從未被歷史禁錮,而是如運河水一般流淌新生。藝術季不僅為觀眾帶來了豐富的藝術體驗,也為青果巷的歷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。通過這種創(chuàng)新的展覽方式,不僅展示了藝術家的才華,也展示了策展團隊對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融合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視角。
Project Location | 項目區(qū)位
中國,常州,天寧區(qū)
Curator | 策展人
潘周
Exhibition Coordinator | 展覽統(tǒng)籌
何潔
Exhibition Execution | 展覽執(zhí)行
王生
Public Relations | 公共關系
董嘯
Public Education | 公共教育
王濤
Design & Construction | 設計施工
成舍設計
常州市鐘樓區(qū)懷德橋后馬路南
華景大廈1601室
上海市長寧區(qū)紅寶石路
188號古北SOHO 1502室
?:cssj@chanshare.cn
?:400-828-9901